抗战时期

抗战时期中共与苏共关系的困扰(杨奎松)

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,让蒋介石和国民党不甚满意,也使中共中央感受到不小的困扰。这当然不是因为国民党方面要求中共劝说莫斯科出兵所带来的,而是中共所领导的隶属于国民政府之下的政府和军队,几乎无法从苏联对中国的巨大援助当中分杯羹。据说,从苏联运来的武器,中共军队

中共 杨奎松 抗战时期 苏共 季米特洛夫 2025-10-02 06:13  1

贵州历史上第一座铁索桥,徐霞客曾盛赞,抗战时期是交通生命线!

当我找到已经无人问津的盘江桥时,还不知道这座桥背后居然有这么多故事。我来到这里时,桥下只有一名孤单的钓鱼佬,盘江桥显得有点落寞,但徐霞客来到时,“日过牛马千百群,皆负重而趋者”,盘江桥上川流不息。若时光倒转到抗战时期,盘江桥更是“滇黔锁钥”,日军多次轰炸,国军

贵州 徐霞客 抗战时期 铁索桥 盘江铁索桥 2025-09-29 21:57  2

再现抗战时期文物万里大迁移壮举,《国宝播迁》讲述一场文物保护史奇迹

20世纪30年代,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。在战争的阴云笼罩华北,北平城危在旦夕之际,城中文物的命运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。是就地保存?还是紧急转移?最终,在蔡元培、易培基、傅斯年等人的积极推动下,政府决定对文物进行迁移,一场规模空前、艰苦卓绝的国宝播迁悄然开启……

国宝 文物 文物保护 抗战时期 国宝播迁 2025-09-29 17:34  2

《妇女之路》:抗战时期的女性声音与力量

1945年,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,而在这场民族解放的壮阔史诗中,中国女性从未缺席。她们以笔为剑、以刊为旗,在烽火中创办了百余种妇女报刊,用文字唤醒同胞、凝聚力量、记录历史,成为抗战文化阵地上独特的风景线。 《中国妇女》《妇女之路》《现代妇女

妇女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解放 抗战时期 妇女之路 2025-09-26 14:49  2

抗战时期《救亡日报》的传播与影响

1937年,淞沪会战爆发后,在国共两党联手下,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迅速创办了机关报《救亡日报》,以客观公正、兼容并蓄为办报方针,辗转上海、广州、桂林三地,坚持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立场出发,鼓舞广大民众参与抗日救亡,为推进上海乃至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、发展,发

传播 郭沫若 抗战时期 夏衍 救亡日报 2025-09-25 10:19  2

装备的较量:抗战时期中日轻武器大比拼

谈及抗战时期中日装备差距,人们目光多聚焦于坦克大炮的悬殊,却常常忽略另一个领域-轻武器的较量。抗日战场上中国军人手持劣势兵器与强敌搏杀的悲壮场景,同样令人惊心和叹惋。但鲜为人知的是,抗战初期的轻武器领域,中国军队并非全然落于下风,单论性能,部分装备甚至优于日军

装备 抗战时期 轻武器 轻机枪 掷弹筒 2025-09-23 20:58  2

抗战胜利80周年:从历史走来的精神,一直照亮我们的复兴路

2025年,各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活动慢慢铺开,我们又一次站在了历史和现在的交叉点上。在北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,人们庄重地献上花篮;各地中小学里,学生们参加“重走抗战路”的实践活动,亲身感受那段历史;各大平台上,抗战老

历史 日军 抗战 复兴路 抗战时期 2025-09-23 03:16  2

以书为炬,守望山河——抗战时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

国立西南联合大学(以下简称西南联大)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。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后,清华、北大、南开三校师生辗转来到昆明组建西南联大(1938—1946年),以不屈的意志保存教育火种、延续中华文脉。2020年1月,在考察西南联大旧址时,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

图书馆 西南联大 抗战时期 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 2025-09-22 16:32  2

“新韵重庆 共筑和平”主题新书发布活动举行 《重庆:为世界和平而战——抗战时期的历史记忆与图像叙事》发布

近日,由南岸区委宣传部、区文化旅游委、区文联、区社科联主办,区图书馆、西南大学出版集团承办的“新韵重庆 共筑和平”主题新书发布活动在南滨路精典书店举行,《重庆:为世界和平而战——抗战时期的历史记忆与图像叙事》一书正式发布。

记忆 重庆 图像 新书 抗战时期 2025-09-22 15:11  1

李文达:全民族抗战时期淮海区的敌工工作杂忆

在抗日战争时期,敌工工作主要是做伪军工作,对日军做得不多。1942年冬大“扫荡”以前,以部队敌工部门搞为主。大“扫荡”开始后,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,决定加强日伪军工作,主要由地方来搞,部队的敌工干部分别转到各地区的敌工部门工作。我就是这时候开始调做日伪军工作的。

淮海 抗战时期 李文达 敌工 夏仲芳 2025-09-22 09:09  2

抗战时期文艺界重庆历史名人⑰|万从木:一位不应被忽略的美术教育家、美术家

山城重庆,抗战脊梁。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,无数文艺先锋,以笔为戈,以血铸魂。他们在战火中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,用不朽的作品凝聚人心,振奋国魂。他们的故事,是重庆英雄史诗的璀璨华章;他们的精神,是照亮我们前行的不灭星辰。

文艺界 重庆 美术 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文艺界 2025-09-22 07:36  4